【生病的人,饮食到底应该怎么办?】
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健康的人胃气充足而强大,怎么吃都问题不大;患病之人,尤其是瘟疫病患者,邪伤胃气,运化不力,饮食就需要注意了。
如何注意呢?咱们还是直接看经典中的说法。
中医瘟疫临床的开山之作,明末医家吴有性(字:又可)的《瘟疫论·论食》中专门有论瘟疫中病人饮食的章节,原文略去,直接解释为白话文如下:
在瘟疫病中或病后,有人自始至终都能吃得下饭,这是邪气还没有传到肠胃,切不可断绝其饮食,只是不要吃得过多。
有人病愈几天后微微有些口渴发热,不想吃东西,这是稍微有些邪气在肠胃,正气衰弱了,如果强行给他吃,饮食过度,病就会复发。
有人泻下后一天,就开始吃东西,而且吃得津津有味,这应该给他吃,开始给一小杯米汤,吃了没问题,然后给稍大碗的米汤,渐渐喝些稀粥,不能想吃多少就给多少,一定要等有饥饿感时再给。
如果忽然出现吞酸,觉得吃东西没有胃口,则是伤了胃气,应该停食谷物一天,等胃气恢复,想吃东西时再给,依然用前面循序渐进的方法。
有人病愈后十几天,脉象平和,体温正常,体表体内都安好,就是不想吃东西,则是因为脾胃之气还没有苏醒,应该先给一些稀粥或米汤,得到了谷物的冲和之气,人就渐渐想吃饭,而且有饥饿感了。
如果很久以来都不想吃东西,还有一个方法,用人参一钱,煎汤给他喝,稍微振奋一下胃气,人就会马上想吃饭,这时人参就不要继续服用了。
情况分得多么细致!
遇到什么情况,就会有什么方法。哪怕是吃个粥,都是那样的循序渐进,这才体现了对病人的精心治疗、精心调理啊!因此,要不要吃粥,什么时候吃粥,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很想吃粥,医生偏不给,这就有点不近人情了。吴有性《瘟疫论•舍病治弊》中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讲一个有着强烈渴求的病人和一个坚定地坚守原则的医生之间的故事:
有个人,感染了瘟疫,想喝冰水。医生认为,任何病都要忌生冷,所以禁得很严,病人苦苦索要,都不给。以至于病人觉得两眼冒火,咽喉干燥,感觉有烟火往上窜,白天黑夜都睡不着,眼前见到有很多鬼,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痛苦。病人自己说哪怕喝一滴凉水,死了也不后悔。于是瞅了个机会爬出去偷了一盆井水,放在枕边。喝了一杯,眼睛马上清亮了;喝了两杯,眼前所见的鬼都消失了;喝了三杯,咽喉里能发出声音了;喝了四杯,筋骨舒畅;喝到第六杯的时候,不知不觉水杯掉落枕边,人睡着了。不一会儿,浑身大汗如雨,衣服被子都湿透了,其病霍然而愈。
你说是医生对,还是病人对?
有人说,这个医案体现了中医的顽固不化。但这个医生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医,吴有性将这个医案记载在《瘟疫论》中,就是为了警醒大家:中医是灵活的,时时处处随机变化,只有庸医才会死守教条。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保健养生网-养生与保健 | 中国保健网 - 保健行业门户网站 | 国医国药-中国网站 | 中医特色_中医中药网 | 中医药网 - 荟萃古今中医药学知识的中医药门户站 | 中国中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