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养生世界里,我们常常探寻吃什么能滋养身体。当提及真正养人的食物时,并非昂贵稀有的山珍海味、燕窝鲍鱼,而是平凡却极具养生的小米油。从熬好的小米粥上层浮出的那层油,便被称作小米油。它可不是普通的物质,很多做完手术住院的病人,医生都会建议食用小米油来调养身体,而非单纯依赖各类昂贵的营养品。这小米油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神奇力量呢?这就不得不提及小米本身。
小米,作为五谷中的一员,是养生保健的佳品。它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却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一颗小米能够冲破土壤,茁壮成长,这足以证明它所具备的顽强生命力。当我们将这种生命力顽强的食物煮成粥,食用之后,人的身体也会受到滋养,让生命更加健康。
中医对小米的解读颇深。五谷中,粟米最佳,它又有着诸多别称,如小米、谷子、粟谷。小米春种秋收,在这个过程中,它充分汲取了天地之间最纯正的气,得土气之丰厚,可谓脾之果,最能滋养脾胃。小米味甘、咸,性凉,黄色的小米因其味甘而咸,色黄而入脾胃经;咸味入肾经,使其能兼顾脾胃与肾脏的双重滋养。
小米乃五谷之首,兼具补肾与养脾胃的双重功效,实乃养生保健的上乘之选。李时珍赞誉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可见其对补虚、健脾、和胃、安眠有着显著的作用。
小米粥的功效更是多不胜数:
1. 补脾胃:诸多脾胃相关病症,如反胃、热痢、虚损等,皆与脾胃功能欠佳有关。小米味甘而咸,且色黄入脾经,能 “和胃温中”,对拉肚子、呕吐、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糖尿病患者也适宜食用。
2. 补肾:五谷都有着养精气、补肾气的作用,小米在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性偏寒,五味略带咸味,咸味入肾,所以小米具有益肾气、补元气的功效,故而李时珍称它为肾之谷。
3. 养心安神:喝小米粥可增强小肠功能,起到养心安神的良效。小米还被作为镇静安眠的食疗保健品被广泛应用,中医常让患者用小米粥替代安眠片来改善睡眠。
4. 增强免疫力:研究显示,小米中所含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在常用禾谷类食品中处于较高水平。小米熬粥不仅能够增强食欲,长期食用更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5. 美容养颜:小米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能够淡化皱纹,有效预防色素沉着,防止面部色斑产生。
6. 滋阴养血:小米中的铁元素含量是大米的2倍。在北方,人们常用小米加红糖熬粥,以此作为女性产后调养身体的滋补品。小米熬粥中的米油更是堪称 “代参汤”,滋补效果极佳,甚至堪比人参,对预防缺铁性贫血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小米不仅在养生功效上出类拔萃,在食疗领域也有着广泛的运用,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小米食疗方:
1. 小米红糖粥:针对气血不足的情况,可选用100克小米,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煮至米熟后加适量红糖食用,常用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养。
2. 小米山药大枣粥:将100克小米、30克怀山药、5枚大枣、30克红糖共煮粥饮用。可健脾胃、益气血。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以及气血不足体质的调养。
3. 小米山药糊:将小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后共研细末,加水煮糊并调白糖食用,对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有着较好的疗效。
4. 小米黄芪粥:选取50克小米、15枚大红枣、15克黄芪煮粥,并加适量红糖食用,主治产后体虚。
5. 小米半夏汤:小米15克与4 - 5克制半夏水煎服,适用于因脾胃不和而引起的失眠症状。
6. 小米芝麻糊:将500克小米磨面,炒黄,180克芝麻也炒黄后打碎,每次取30克小米面、10克芝麻,适量白糖和300毫升白开水调服,早晚各一次,可起到强身补肾的效果。
7. 小米桂圆粥:小米的安神作用在搭配桂圆后就形成 “强强联合”。若出现失眠、健忘、头晕、心慌等情况,可选用桂圆,在补充气血的同时起到安神解忧的作用,与小米同煮,养生功效显著提升。
8. 小米绿豆粥:绿豆温和,降火的同时还能“润燥”,滋养脾胃,而小米本身就是护胃食物,将两者一同煮粥,既能清热降火又不会对胃造成伤害。
如此看来,小米当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养生宝藏,无论是日常养生,还是对一些疾病的调理,都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它所蕴含的自然之力,无疑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健康的珍贵礼物 。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保健养生网-养生与保健 | 中国保健网 - 保健行业门户网站 | 国医国药-中国网站 | 中医特色_中医中药网 | 中医药网 - 荟萃古今中医药学知识的中医药门户站 | 中国中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