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医保健行业平台 收藏本站

客服电话:13030705959

首页 > 行业资讯 > 古代中医如何看待脑梗

古代中医如何看待脑梗

2025-05-13 00:00    来源:网易  点击量:175  评论(0人参与)
 

听到突发脑梗死(简称脑梗)这种疾病,你是否以为它是患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实则不然,从中医视角来看,脑梗并非中老年群体的“专利”,年轻人同样有“中招”风险。

现代临床发现,情绪波动如隐匿于人体内部的“暗雷”,其危险性丝毫不亚于高血脂、高血压,甚至更为隐蔽。年轻人气血充盈,看似身强体健,但若长期处于生气、愤怒等负面情绪中,这颗“雷”便极易被引爆,对心脑血管造成损伤,诱发脑梗等严重疾病。

实际上,情绪诱发脑梗这一现象并非现代临床的新发现,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古籍之中,早已留存着此类病症的相关记载,只不过古时对其称谓有别,在中医疾病命名体系里,有“厥证”“中风”“卒中”等诸多说法。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即情绪激愤,人在盛怒之下,气血迅猛上涌,在中医理论中称为“血随气逆”。如此一来,脑部毛细血管极易在这股冲击力下破损,进而引发“薄厥”之症,与当下所言的“脑梗”颇有相似之处。

鉴于中风起病急骤,传统汤药或口服中成药的药效发挥往往受限,因而古代中医在应对中风时,针灸疗法成为首选。针灸学集大成之作《针灸大成·中风论》中剖析了中风的成因:“且中风者,为百病之长,……或痰或气,或怒或喜,逐其隙而害成也”,明确点出“发怒”乃是诱发中风的关键因素之一。

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其所著的《素灵微蕴·中风解》中,更是详述一则因生气触发脑梗的医案,与如今临床实例惊人契合:“马孝和,素以生计忧劳,因怒中风,左手足卷屈(蜷曲),寒冷如冰,遍身骨痛,惟左半无觉……”该病患因常年为生计奔波、疲惫不堪,又逢情绪激怒,终致中风,继而显现出手足蜷曲、半身无知觉等典型症状。

在清代医学家姜天叙所著的《风痨臌膈四大证治》中,将“中风”列为中医四大疑难杂症之首,这展现出在中国数千年的中医施治历程里,医者们对“中风”病症给予了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新闻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 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抚顺市望花区丁杰中医科诊所

备案号:辽ICP备2024040709号-1

公安备案号:辽公网安备21040402000185号

联系电话:13030705959